發布時間:2019-05-12 作者:admin
堅持科學發展、共創美好未來 |
——建設美麗公司的思考 |
檢測中心近年來經營總額逐年上升,2012年簽訂各類合同近200個,合同額約2500萬元,實現收入1800余萬元,全年上交大隊純管理費150萬元以上。
快速的經營增長并非偶然,這與檢測中心積極調整發展思路,建立健全規章制度,加大了資質、隊伍建設,努力提升服務質量,大膽開拓創新管理模式等一系列切合實際的發展舉措密不可分。
一、資質不斷健全。
檢測中心已取得住建廳地基基礎工程檢測、見證取樣檢測、主體結構檢測、鋼結構檢測、室內環境檢測五大項目全部參數的檢測資質,同時,擁有國土資源廳巖土試驗和巖礦分析乙級資質,通過技術監督局認證的試驗參數800余個。
2012年3月份取得了交通廳質安局公路工程檢測綜合乙級資質。
檢測中心還計劃在近兩年準備申請水利工程質量檢測資質(已有8人取得合格證),根據住建廳資質管理要求逐步完善節能、幕墻、智能化、設備安裝等專項資質,最終爭取取得建設部綜合類甲級資質,并密切關注交通部橋梁隧道專業檢測和綜合甲級資質(已取得人員合格證,但資質已于今年暫停辦理)及環境保護方面的相關資質。
2.人才培養建立長效機制。
人才是企業發展不可缺少的原動力,為此,檢測中心十分重視人才的培養。
一方面加強原有員工的技術培訓,通過定期的考試考核,提高大家的專業技術能力;另一方面,不斷補充新鮮血液,近五年新招大學本科以上員工近30人;同時不斷加強員工崗位培訓,為了做到全部員工持證上崗,檢測中心每年要拿出20萬元用于員工的培訓。
目前,檢測中心已形成年齡結構、知識結構合理,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的團隊。
3. 管理模式有了新舉措。
為了提高員工的積極性,2012年檢測中心實行項目經理負責制,項目承接后從組織實施、報告編制、結算收款等均由項目經理負責,其工資待遇也按完成的項目核算,便于員工合理安排工作,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
實踐證明,始終堅持以“提升資質,拓展領域”作為檢測中心的硬實力,以“人才培養、創新管理”作為檢測中心的軟實力,軟硬兼施,確保檢測中心業務持續健康發展是行之有效的。
當然取得成功的同時,本人以為有些方面還有待進一步提升空間。
一、不斷提升職工的幸福指數 在全體公司職工奮力拼搏,向全面實習小康社會邁進的過程中,也要辯證地看待“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特別是經濟快速發展帶來的傳統文化的失落、信仰迷失所導致的幸福指數的急劇下降。
一方面,幸福指數的急劇下降容易造成職工信心的失落,缺乏歸屬感,不利于形成團隊凝聚力;另一方面,這也是革新新時期企業文化建設的良好契機。
創建創新型的企業文化,讓職工在企業的快速發展過程中能獲得自我成長和價值體現,同時享受由此帶來的物質和精神兩個方面的滿足,從而形成對企業文化的高度認同。
只有同時解決職工對物質和精神兩個方面的需求,讓企業文化真正能帶給職工“正能量”,提升職工的幸福指數,這樣的企業文化才是真正的“以人為本”。
這樣的企業也將會受到職工的擁戴。
二、提升科技含量,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可持續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
目前,工程檢測市場需求較大,檢測隊伍迅速增多,市場競爭激烈,檢測中心的各種問題也不斷暴露出來:如高素質人員偏少、裝備不足、檢測領域有限等。
如不盡快從長遠著眼,加大科技投入,提升檢測中心的科技含量,這些問題將會嚴重阻礙檢測中心可持續發展。
1.培養人才。
一方面,要用好現有技術人員,培養和鼓勵那些能干事、想干事的人成為業務骨干及負責人。
同時經常聘請專家對員工進行業務培訓,單位出資激勵員工參培考證,充分調動員工的學習積極性,打造一批開拓型管理人才和專家型技術人才;另一方面,打破事業編制,直接公開招聘一些高學歷、高技能的經營管理人才與專業技術人才,也可本著“不為我所有,但為我所用”的用人觀念,通過各種途徑引進行業內的專家,擴大影響,提前做好人才的儲備工作,迎接今后更嚴峻的挑戰。
2.加大投入。
一是要加大高精尖端設備的投入,優良的硬件設施是增強競爭實力的必要條件,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是加大工程檢測產業的宣傳力度,在各類媒體著力宣傳做得好、影響大的檢測項目,樹立檢測中心的品牌形象,擴大社會的知名度。
在建設美麗公司的征程中,我們必須高舉科學發展觀的偉大旗幟,統籌兼顧,將工作中遇到的問題放到科學發展這樣一個宏觀的指導原則下進行衡量,不斷推陳出新,爭取早日實現我們美麗的目標。
。
返回列表